“冬至已至,且待春来。”昨晚,河西金鹰世界玻璃幕墙上亮起的冬至标语在南京市民的朋友圈中刷屏了。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昨天的南京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走在河西街头,“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顿饺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仪式;走进绿柳居、永和园、真知味等餐饮门店,鸡汤、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饮食唤醒了市民节日记忆;夜幕降临,新街口新百大楼巨大玻璃幕墙闪现出“冬至大如年”标语,提醒着人们这是“我们的节日”。
节日仪式感
让市民感受“冬至大如年”
昨天中午,记者在绿杨春常府街餐厅看到,店里张贴着“冬至大如年”“点老母鸡汤送水饺”等充满节日氛围的海报。客人点菜前,服务员还向消费者送出亲切的祝福——“冬至快乐!”
南京是“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的全国重点城市之一。上周,为了迎接冬至,“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南京餐饮商会联合向会员单位发出“过好中国传统节日”的倡议。
“我们号召商会会员单位统一布置冬至节日氛围,在店内外电子屏打出‘冬至大如年’的标语。会员单位统一推出2020冬至祝福套餐,点一份鸡汤,送一份饺子。”南京餐饮商会会长沈加华称,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南京广大餐企的积极响应,全市有1000多家餐企门店开售冬至套餐。
在老乡鸡逸仙桥餐厅,市民李倩正在喝鸡汤,手边是份饺子。李倩是附近的上班族,冬至日中午她特意赶来喝一碗鸡汤。“我老家是连云港的,冬至吃饺子。在南京工作生活多年,入乡随俗冬至要喝一碗鸡汤。”李倩说,传统节日之所以与平常的假期不同,仪式感不可缺少,一碗鸡汤配上饺子,冬日的寒冷都被驱散,“特别有意义!”
夜幕降临,南京各大餐厅迎来客流高峰,市民齐明勇带着一家四口到颂福楼酒店吃家宴。“南京人都说‘逢九一只鸡’,我们老家东北说,在冬至吃饺子才能不被冻掉耳朵。不同的习俗文化,都非常有意思。”齐先生的小女儿在饭桌上对鸡汤赞不绝口,一口气喝了好几碗,“以前在老家都吃饺子,现在鸡汤和饺子一起吃,更美味了。”
冬至日探访南京各餐厅时,记者发现,有不少打包完毕的饺子、鸡汤外卖订单正等待外卖骑手接单。外卖骑手王聪告诉记者,冬至日他跑的订单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鸡汤或者饺子。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
当代社会生活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而南京人在冬至日吃大葱烧豆腐、喝鸡汤。为了迎接冬至,南京各家老字号和各类火锅店、饺子馆都一早备好了水饺、暖冬菜肴和时令小吃。
“消费者大多冲着冬至喝鸡汤这个习俗来的。点一份鸡汤,我们再附赠一碗饺子,他们都感到很满意。”绿杨春常府街餐厅前厅经理黄涛称,一碗饺子的成本对于饭店来说并不高,但是能给顾客带来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走进真知味酒店月牙湖店,餐厅门口巨幅海报上写着“冬至大如年”,鲜红色调让人倍感年味渐浓。店长刘莉告诉记者,冬至当天饺子的销量达到平时的七八倍,外卖从早上9点就有人订餐。
绿柳居菜馆副总经理吴琼称,冬至在人们心里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餐厅要努力营造氛围。“客人点鸡汤希望来年好身体,那我们就送饺子让客人一年都‘弯弯顺’。”
弘扬传统文化、过好传统节日,需要各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共同努力。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缘园表示:“调动商家参与到节日文化构建,通过市民最熟悉的饮食文化唤起大家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关注,有利于引导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有利于营造全民过好传统节日的整体氛围。”
南京冬至习俗
在发展中延续
“民以食为天”,传统节日里蕴含着博大精深的节日饮食文化。古南都集团副总经理张志军告诉记者,除了“逢九一只鸡”,南京冬至传统食俗中,有一项是吃大葱烧豆腐这道菜。
《岁华忆语》记载,冬至日这天,南京人“断葱为寸,与豆腐同煎之,取从容与富余意也”。
据《鼓楼风俗》一书,这一传统食俗,与朱元璋和刘伯温有关。朱元璋命令刘伯温建造皇城,但刘伯温却遭到一些贪官污吏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被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怀疑了,刘伯温也很生气。冬至这天,刘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面圣。朱元璋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打这以后,南京人每年冬至都要吃小葱烧豆腐。
金陵科技学院民俗学者戴欣佚介绍,在古代,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还会放假。老南京有谣谚说:“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意思就是说,过去南京人到了冬至这天,庆祝相当隆重,商店、手工业和学校都要放假一天。
冬至这一天还要祭拜祖先。南京近现代著名学者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写道:“冬至人家,均祀祖先。”如今冬至的内涵不断延伸,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而点香焚纸等传统的祭祀方式,也正在被更文明的祭祀方式所替代。在瑞金路一家花店,老板告诉记者,冬至日不少市民选购鲜花,“与传统的祭祀方式相比,现在人们通过献鲜花等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追思,更加理性和文明。”